博鱼·手机版app(中国)官方网站

欢迎来到阀门科技有限公司,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博鱼·手机版app(中国)官方网站 > 博鱼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bob博鱼官网app下载全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沈阳铁西、大东、浑南、沈北这样暖企护企助企兴企!

时间:2024-06-28 07:35 来源:网络

  近年来,铁西区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不折不扣贯彻落实省、市企业大会精神,坚持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企业、大抓园区,全力打造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的核心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坚持产业立区,加快建设以企业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企业强才能工业强,推进新型工业化归根到底要靠企业。我们制发了《铁西区打造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核心区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打造支撑全面振兴的一流企业方阵。

  一是促进企业集群式发展,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加快建设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等6大产业集群,沈鼓、机床等7个头部企业配套产业园和中关村、检验检测等12个特色产业园,实现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聚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构建,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二是推进企业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投入近亿元资金支持企业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及市场化应用,携手企业扛起“大国重器”的使命担当。截至目前,获批国家和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51个,远大压缩机超高压压缩机实现国产化替代,为维护国家产业安全贡献力量。

  三是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提升,出台了技改项目投资补贴政策,按照10%对技改投资给予补贴,累计推进机车车辆厂等146个技改项目,总投资148亿元,企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例如,特变实施技改后,产能提升24.5%,产品平均设计周期缩短20%,关键设备联网率达100%,运营成本下降22%,单位产品成本下降13%,产品不良率下降28%,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降低23%)。

  加快先进节能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加速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助推工业企业降本提质增效。全区拥有国家级绿色制造体系示范企业18家,占全市三分之一。2023年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14.8%。

  四是全力推动企业转型发展,鼓励区内企业布局新领域新赛道,构建锂电池、氢能、风光电、储能和应用“4+1”新能源产业体系,支持66家规上新能源企业发展,加速推动远景科技等领军企业项目布局。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三生制药产值突破50亿元,高水平打造德生生物CDMO平台。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加速推进汉京、贺利氏等新材料项目。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中国电信智算中心等项目建设进度。

  我们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动力。我们把今年作为“科技创新年”,召开了科技创新生态大会,制定实施行动计划及十二条支持政策,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一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瞄准科技领军企业及配套企业关键核心技术需求,解决“卡脖子”难题。龙门式五轴加工中心、150万吨乙烯三机等25个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达86.6亿元。

  二是加快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发挥“3+1+9”国家级创新平台和143个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的作用,加速高端人才聚集、颠覆性技术突破。兴华航空电器等3家企业获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级工业智能与系统优化技术创新中心开工建设。辽宁省工业母机创新中心揭牌成立。沈阳中关村创新中心入驻率超90%。“科创中国”试点园区成果入选中国科协优秀案例。

  三是构建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围绕科技创新激活需求侧、打通供给侧、强化服务侧,扩大沈阳中关村京沈合作效应,沈阳中关村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累计孵化企业224家。加强科技人才引育,加快谋划磁悬浮电力装备院士工作站和高速永磁电机院士工作站,累计招引高层次人才过千人。

  我们坚持提升服务效能,加快构建国际化产业生态。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全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好服务、创造最优环境。

  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bob博鱼官网app下载,擦亮“铁定办”特色服务品牌,深化“只提交一次材料”“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建好用好中德园“一条龙”便企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数字化、国际化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深入开展“项目管家”活动,管家平台已入驻企业12000余家。

  二是建设国家级对外开放平台,组建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委员会,为企业提供国际交流平台,已连续成功举办4次会议。发挥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作用,助力企业更好融入RCEP框架扩大进出口贸易。常态化举办“德企沈阳行”“德国铁西日”等各类经贸交流活动超100场,与欧洲主要商协会搭建合作平台,推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三是不断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体系,坚持三生融合,高标准建设西峡湾国际城,打造国际商贸文化交流中心。做优做大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社区,打造外向型经济策源地和外籍员工“第二故乡”。

  bob博鱼官网app下载

  下一步,我们将把企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支持企业发展,光明正大为企业助力,把政策落到位,服务送上门,全力以赴助推企业做大做强,让铁西区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创新创造的沃土、生活幸福的乐土,促进政企相互赋能、彼此成就,共同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沈阳新篇章贡献铁西力量。

  今年以来,大东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特别是积极贯彻全市企业大会精神,不断完善助企纾困举措,营造尊企重企亲企安企氛围,致力于与企业共赢,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打好打赢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攻坚之战。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加强横向沟通,纵向协调,密切关注相关助企政策,做到主动申报、积极争取。加强项目包装策划,围绕上级政策支持领域,统筹研判,谋划、储备一批优质项目。加快项目初概、施工等前期手续办理,提高项目成熟度,争取更多项目获得资金支持。今年2月,驻区企业马卡智工和黎明航发被认定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二是强化助企纾困政策落地。大力宣传推进高质量发展政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等政策,做好政策解读,指导企业规范提报审核材料。今年以来,共举办大型培训会6场、专项培训5场次,惠及企业400余家次,促进惠企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累计落实减税降费政策0.7亿元,10家企业获得市科技服务业奖励专项资金,积极兑现政策资金2.5亿元,助力企业提升高质量发展能力。

  三是出台政策支持企业发展。制定出台了《大东区扶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试行)》《大东区关于支持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云赋能发展的实施方案》等助企惠企政策,重点围绕大东区智能网联示范区建设和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与数字产业融合发展给予政策支持。

  落实国家促消费政策,开展“乐享生活·燃冬嘉年华”礼遇季、“春风十里·不如大东等你”、“夏日享清凉 大东‘焕新’惠动你心”大型促消费活动三次,发放消费券金额共计2400余万元,拉动消费15亿元以上,全面激发消费活力和以旧换新热情,提升市场信心。

  一是完善配套体系。规划建设宝马头部企业配套园,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推进沈阳汽车与德资零部件企业成立本地合资公司,招引项目落地入园,提升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率。加快建设智能网联大厦,引进智能网联上下游相关企业、积聚科技创新企业,打造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智能网联生态示范区。建设联东U谷·沈阳大东国际研创园,落户图南、长之琳、真空所、天枢等一批航空零部件企业,实现零部件就近配套。

  二是加强银企对接。依托大东区金融服务联盟,年初至今,累计组织了“重点项目”“科技金融”等14次主题专场银企对接活动,成功协助企业授信、贷款0.3亿元。积极引导企业挂牌上市,增强市场竞争力,维创高科等20家企业在辽股交成功挂牌,挂牌数量位列各区县(市)榜首。

  三是搭建科创载体。提质升级沈阳大学科技园,组建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运营公司、大东区专利孵化平台,支持科大、中科等创建国家级科创载体,福耀玻璃、中之杰创建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和工业设计中心,培育壮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领军企业,力争2024年科技型企业数量增长50%,突破240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50家。

  一是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深化“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制作电子证照部门覆盖度达100%,梳理出105项“告知承诺”事项和20个“高效办成一件事”涉企服务事项。组建重要审批节点部门“重点项目服务团”,加快推进审批手续办结。

  进一步规范事项办理流程,对全区126个便民服务站逐一指导,推进全区政务服务场所标准化建设。创新推出政务大厅“东来办”政务服务项目,部门之间打破行业界限、突破市区界限,将审批变服务,推动多项政务服务“送上门”。

  二是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打造大东区“企动大东 共营未来”特色政企沟通平台,开展“亲清会客厅”,着力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助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截至目前共开展“重点企业专场”“汽车城专场”“街道专场”“人才用工专场”等主题活动9场次,74家企业受邀参加。

  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项目管家”工作,为企业开展针对性服务。成立沈阳市首个“惠帮企@链上沈阳”街道服务站,搭建政企“零距离”沟通服务平台,打造惠企便民营商环境。上半年累计受理企业诉求108件,全部办结。

  下一步,大东区将持续落实各级政策,加大服务企业力度,积极对接企业需求,解决企业难题,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企业是振兴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和基石。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浑南区始终把服务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核心任务,以“不一样”的创新服务和举措,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3年,浑南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4.2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551.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64.6亿元。目前已集聚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858家,IC装备、机器人、民用航空、生物医药等优势主导产业持续保持两位数以上高速增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经过近三年的精心建设,浑南科技城的空间形态、核心平台、基础设施已基本成型,“科技创新策源地、新旧动能转换发动机、新质生产力发展示范区”作用正在不断增强。

  我们着力打造了以辽宁材料实验室、辽河实验室为龙头,“超大型深部工程灾害物理模拟设施”等4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骨干,各类大学科技园及研发机构为支撑的“2+4+N”科技创新体系,目前,两大实验室均已投入使用,拓荆科技、富创精密、东软医疗等8家企业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科技城核心启动区将于本月底正式开园运行。

  我们着力搭建了以辽宁材料实验室、辽河实验室、辽宁沈阳机器人中试基地为代表的“研发-中试-产业化”全链条科创服务体系,目前,已集聚市级以上中试基地25个,年均技术合同成交额在200亿元以上,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达到60%以上。

  同时,我们以打造更多“新松”“东软”“拓荆”式新质生产力企业为目标,深入实施“新东拓”科技招商专项行动,选派优秀干部担任科技特派员,目前已对接洽谈院士及院士团队16个,拟打造院士创新中心4个。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赢得竞争主动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浑南区着力做好“三篇大文章”,“6重点+6特色+3未来”现代化产业体系蓬勃发展。

  我们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打好工业投资、数字化转型、绿色制造体系创建等组合拳,近三年先后实施工业技术改造项目95个,获批省级以上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24个。

  我们着力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机器人、IC装备、民用航空、新材料等产业发展迅猛,电子光刻涂胶显影、高端磁体等技术实现国产替代,“新字号”产业规模突破57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企业产值达到87%。

  我们前瞻谋划未来产业。明确“未来城市、未来信息技术、未来健康”三大主攻方向,率先布局脑机接口、基因和细胞诊疗等未来产业项目,已在虚拟现实、自动驾驶等细分领域建立竞争优势。

  营商环境是滋养市场主体的阳光雨露,是维系经济活动良性运行的生态系统。近年来,浑南区以打造东北营商环境“最优区”为目标,多措并举,全力以“营商”环境之优换“企业”发展之势。

  我们着力优化政务服务。围绕打造政务服务“极简办”目标,深化“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在全国首创“BIM智能审批平台”,在全省率先建成“无人机智能踏勘系统”,“三零”审批拓展至300余个事项,工程审批时限压缩至20个工作日,90%以上申请材料实现“只提交一次”。

  我们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沈白客专等重点排迁工程进展顺利,220千伏远航变进出线个“停缓建”项目有效处置bob博鱼官网app下载,主次干道机械化扫保率、水冲作业率均达100%,11处地铁站口实现景观化提升,奥林匹克公园生态长廊获央视点赞。

  我们着力畅通开放通道。全面加快中俄科创基地等合作园区建设,中日产业园一期实现满园,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作为全省唯一代表通过商务部外经贸提质增效示范项目初审。同时,持续深化央地合作,通过央企敲门行动对接“国字号”央企27家,国家管网东北地区总部等3家央企顺利落户。

  近年来,浑南区着力满足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需求,精准施策,悉心做好各类要素保障和协调服务,主动破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不断提高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我们着力强化政策保障。近年来,相继出台了《浑南区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科技城招商政策12条》等各类扶持政策,内容涵盖企业培育、产业发展、项目引进、创新创业、人才落地等多个领域。

  我们着力强化金融保障。已集聚金融及类金融服务机构563家,域内盛京基金小镇已集聚赛伯乐、德鸿投资、盛京私募等私募基金管理人35家、基金管理规模194.12亿元,年内还将提升至50家和300亿元,成为沈阳市三大金融集聚区之一。

  我们着力强化人才保障。制定实施了《沈阳浑南科技城人才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落实开展科技专员进企业活动两批次,共进驻82家企业;建设了3条青年友好型街区,储备人才公寓1000余套,创新建立了人才家园服务综合体,人才就医、子女就学等42项人才服务可实现24小时接诉即办。

  下一步,浑南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市企业大会精神,坚持把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保护和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以高质量服务助力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全力打造支撑全面振兴的一流企业方阵,为沈阳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更大的力量。

  年初以来,沈北新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把企业作为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最倚重的主体和力量,接续优化政务、创新、政策、服务“四大环境”,用心用情、不遗余力地推进驻区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拿地即开工”审批再“提速”。沈北新区将营商特色品牌“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再次升级至3.0版,做到拿地前,一对一指导企业前置要件、模拟审批、容缺办理;拿地后,值守平台、并联审批、限时办结,规证、图审等8个环节从过去六天的审批周期到现在“一天办结”。

  二是“一站式审批”保障再“集成”。围绕项目的准入把关、要素配置、工程报建、竣工验收四个阶段,设立水、电、气、热、信综合窗口,16个部门86项涉审事项实现联合报装、一表申请、集中办理。

  三是“清单式陪跑”服务再“精细”。建立了“实地走访,现场办公,帮办代办”服务机制,通过“服务交接、投产交接、固投提示”三张清单接力,全程“陪跑”项目建设。今年以来,及时解决审批难点问题80余个,全区146个新建开工项目全部提前办结施工许可。

  沈北新区始终将“创新”作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突出教育、科研、人才三方面创新优势,赋能企业转型升级。

  一是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年初以来,我们依托区内31所大中专院校,开展校企对接,组织沈阳工程学院科技园开展技术交流活动7场,多链融合服务团开展对接活动8场,帮助启迪之星、泊肃叶等企业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1个,新授牌产学研合作基地2个、总数达到15个,技术合同成交额预计实现23.52亿元。

  二是促进科技成果精准转化。为壮大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引进了刘大响、刘嘉麒、杨凤田等8个院士团队,与航远航空、中电科47所等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王向明院士飞行器机体快速研制中试验证平台等67项成果在我区成功转化。

  三是吸引各类人才增智赋能。制定《沈北新区“双招双引”人才专项奖励政策实施方案》,未来三年新增人才奖补预算2640万元;建设英才社区,提供高品质人才公寓1241套(目前入住率93.5%),同时,对企业的高端人才给予绿色就医、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现已吸引C类以上人才208人。

  沈北新区紧跟国家重大战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整合三方面政策资源,助推企业顺势而为、获得支持。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专项政策。我们紧盯国家产业导向,指导企业主动融入国家、省市发展大局,帮助华铁异型材等8家企业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依生生物等3家企业的6个产品进入省级产业基础再造项目库,欧施盾等8家企业入库沈阳市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库。

  二是制定出台本级优惠政策。制定了《沈北新区重点企业表奖办法》,92家企业获得经济突出贡献奖等表彰。制定“招商引资‘新十条’”,燕京啤酒、益海嘉里等27家增资扩产企业受益受惠。

  三是用好用活转型升级政策。抢抓国家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风口,积极对接区内意愿企业,为区内50余家参会企业答疑解惑,现已完成数字化转型平台注册54家,六和机械等6个数字化优秀场景顺利申报省级示范项目评选。

  沈北新区选派758名干部,深入开展“干部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通过三项举措,提供全链条“管家式”服务,点对点帮助各类市场主体。

  一是银企合作引源头活水。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解决企业融资需求,上半年组织召开6场银企对接活动,37家次企业获得融资9.1亿元。强化上市辅导,培育航安型芯等4家企业纳入到上市后备企业台账。

  二是平台牵引促产需对接。打造“供需企业联谊会”“产业链供需平台”等品牌,帮企业站台、为企业代言、助企业宣传。深度对接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浙采网和中农未来等多家供应链单位,达成战略合作,促成区内企业实现订单3000万元。

  三是精准帮扶解燃眉之急。依托“惠帮企@链上沈阳”“项目管家服务”等平台收集问题,帮扶干部“一对一”实地走访,区长办公会专题研究,道路运输不畅、专业人才不足、外贸资质不全等51件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下一步,沈北新区将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及全市企业大会精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创新引领,加力政策支持,加大服务保障,全力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市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贡献更多沈北力量。

  铁西在抢先布局新能源新赛道、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积蓄发展新动能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哪些支持?

  铁西区委常委、副区长(负责区政府常务工作)薛庆彬:铁西区深入贯彻落实习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核心要义,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全力支持企业发展新能源产业,抢占新赛道。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建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链长的新能源产业“链长制”,完善工作推进机制、议事协调机制、要素保障机制、调度考核机制、沟通衔接机制,压紧压实“链长”主抓、“链主”共建、专班主推的责任链条,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二是强化服务保障。通过采取承诺制审批、拿地即开工、项目管家等一系列服务措施,强化用工用能用地等要素保障,加快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开足马力、按期达产。宝马全新动力电池、亿纬锂能“双百亿”项目填补沈阳空白,总投资达150亿元的宝马里达工厂一期实现量产,投资20亿元的采埃孚新能源电驱生产基地项目建成投产。

  三是强化创新保障。构建科研互动、攻关联动、商业推动的创新发展格局,持续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远大压缩机全球在建最大光伏绿氢生产项目顺利投产,沈鼓集团成功为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提供离心压缩机组及配套汽轮机组。

  通过近年来的持续努力,铁西区培育了一批发展潜力大的新能源企业,沈阳微控飞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沈阳微控由2018年成立之初年营业收入116万元,2023年营业收入6.15亿元,是东北首家制造业独角兽企业。未来,铁西区将一如既往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培育出更多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发展势头强劲的新能源企业,激活发展新动能。

  大东区副区长陈兆春:大东区始终积极倾听企业诉求,针对企业反映的困难问题,创新举措,推动问题及时化解。

  一是坚持倾听“疑难”,打造“东来办”政务服务品牌。针对企业群众审批办理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或者是在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创新推出“东来办”亲清会客厅等政务服务的新模式,变审批为服务、变服务送上门。

  bob博鱼官网app下载

  根据不同的服务特点,制定相关的行动计划,建立专业队伍,确定“东来办”服务项目,研究政策要点,破解具体难题。同时,针对特殊群体的需求,提供上门服务,比如入户评残、房产公证等,将政务服务送到“家门口”。

  二是坚持听“需求”,创新推出“三零”服务模式。针对经营主体登记领域的“办事难、办事繁、办事慢”问题,实施“零往返、零见面、零经验”服务模式,优化涉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通过“零往返”登记服务,实现企业登记“全程互信、无件受理、证照联办、同步取照”,极大地简化了登记流程;通过“零见面”勘验服务,在食品餐饮领域推出“反向预约”及“e核查”服务,解决了企业办理许可勘验预约难、复核难的问题,为经营主体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通道;通过“零经验”帮办服务,实现了“远程预审”,“抖音办照专家”让初创者也能轻松办理业务。

  三是坚持听“差评”,依托大数据“找茬”。搭建文旅产业大数据“找茬”、政企合力“听劝”的工作机制,联手美团签订“找茬”合作协议,通过大数据平台提供出的评论意见和数据分析来精准“找茬”,帮助政府部门和企业及时掌握行业动态和趋势,分析全区景区、酒店、餐饮、休闲娱乐等文旅业态及消费市场的总体发展情况、存在问题,精准助力解决企业问题,指导行业更好发展。

  请简要介绍一下浑南在培育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浑南区委常委、副区长束从杰:中小企业是推动创新的重要力量,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是其中专注于细分市场且创新能力强的“排头兵”,这类企业往往是行业中的单项冠军或隐形冠军。

  推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能够有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步伐,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鉴于此,我们浑南提出并实施了专精特新浑南精品工程,按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个层次集中力量,以政策宣传、以评促育等精准精细的服务,特别是去年以来为72家企业争取到专精特新奖补奖励资金2450万元,全力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为浑南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通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我们浑南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始终领跑全市。到目前为止,浑南区共有创新性中小企业339家,占全市总数的25%;“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4家,占全市总数的21%;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家,占全市总数的31.7%。

  下一步,我们要实施专精特新浑南精品提升工程,引导更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

  一是建立完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通过一对一指导,以及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专精特新奖补资金等方式,重点支持有发展前景的专精特新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助力打造具有持续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群体。

  二是大力培育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孵化器、技术创新平台等各类平台载体,加强对示范平台和基地的指导与服务,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组织开展各类个性化精准对接服务活动,为全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高质量专业化服务支撑。

  三是强化政策激励引导,落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增升规工业中小企业贷款贴息补助资金和省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贴息计划,组织中小企业参加银企对接会,积极帮助对接金融机构,着力降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成本,争取高水平技术创新人才项目和创新型企业家项目支持。

  刚才介绍了沈北新区“拿地即开工”3.0版本,将原先6天的审批周期压缩为一天,可否做一下详细介绍,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同时在“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改革方面沈北还有哪些举措?

  沈北新区委常委、副区长(负责区政府常务工作)凌鸣:今年我们将在全市首创的“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迭代升级至3.0版,之所以能够将审批时限再压缩,关键之招就是审批服务前移。具体来说,就是在办理“拿地”手续期间,将不可压减的法定公示被动“等待期”,变为主动“工作期”。

  一方面,提前完成方案联审公示等可前置的事项审批,全力缩短审批流程。另一方面,组织自然资源、城建、发改等部门提前进入场景,对规划设计、施工总图等各类所需要件开展模拟审批,对有问题的及时完善,提前准备齐全各类要件,这样企业在获得土地证后1天的时间里,就可通过我们的前置服务,实现“四证齐发”“拿地即开工”。比如:我区的曼德电子项目,取得土地证后仅用5个半小时便通过了市区两级5个部门8个环节审批,提前拿到施工许可。

  与此同时,为保障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我们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中,还同步推出了以下三项举措。

  一是推开一站式审批。将16家部门的86项涉审事项全部一窗受理集中办理,水电气热信也实现了“联合报批、一表申请”。

  二是推出联合中介改革。组织涉审中介联合体服务,全市首次提出中介服务时间与该审批事项办理时间进行合并计时,实现“一次提交,一次办结”。

  三是推广三线并联审批。将“招商、供地、审批”三线并联bob博鱼官网app下载,红绿灯进度预警管理,统筹推进“项目准入、要素配置、工程报建、竣工验收、投产运营”5个环节,实现“四证一书,一日办结”。“一站式”服务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关注“沈阳发布”微信公众号,在首页对话框内回复关键词,即可查询以下内容:

  回复【惠帮企】进入“惠帮企@链上沈阳”企业服务工作平台,实现干企直通、诉求提报、政策查询、产品展示、产销对接

  原标题:《全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沈阳铁西、大东、浑南、沈北这样暖企护企助企兴企!》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Copyright © 2002-2024 博鱼·手机版app(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豫ICP备20019838号